>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美元霸权终结?黄金、欧元、人民币崛起,全球金融版图重塑!
美元霸权终结?黄金、欧元、人民币崛起,全球金融版图重塑! 2025年06月25日

三位直接与储备管理机构合作的业内人士透露,他们认为欧元有潜力在本世纪末之前,重新夺回2011年欧债危机后失去的外汇储备份额。届时,欧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可能从当前的20%回升至25%左右。这不仅反映了欧元区的经济韧性,也标志着其从欧债危机阴影中彻底复苏的里程碑时刻。


瑞银资产管理公司全球主权市场策略主管Max Castelli表示,自“解放日”事件以来,他接到多位储备管理者的电话,询问美元避险地位是否正在动摇。他坦言:“在我从业的记忆中,这个问题从未被如此频繁地提出,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也没有。”这表明,欧元正逐渐被视为一种更稳定、更可靠的储备选择。


人民币的长期潜力


尽管欧元在短期内风头正劲,但人民币在未来十年的前景更为亮眼。OMFIF预测,到2035年,约30%的央行计划增持人民币,届时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有望从当前的3%翻倍至6%。这一增长将使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中的重要力量。


人民币的崛起离不开中国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尽管资本管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但中国政府近年来持续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为其储备货币地位奠定了基础。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近期一次会议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有望提升,但人民币的国际化仍有“功课要做”。这番表态既展现了对人民币未来的信心,也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


美元霸权何去何从?


美元地位的滑落


尽管美元仍是全球第一大储备货币,但其光环正在褪色。OMFIF调查显示,美元在2024年的调查中还是最受欢迎的货币,但2025年却跌至第七位。受访者预计,到2035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将从当前的58%下降至52%。这一预测虽然仍显示美元的主导地位,但其相对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是美元失宠的重要原因。OMFIF指出,70%的受访央行对美国的政治环境表示担忧,这一比例较一年前大幅上升。此外,“解放日关税”等单边主义政策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促使各国央行加速多元化储备资产。


欧元区的复兴与挑战


与美元的下滑形成对比的是,欧元区的复兴势头正在加速。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区,经济规模远超其他美元竞争对手,这为其货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欧盟通过增加国防开支、推动联合借款以及重启资本市场整合等举措,展现出减少对美国依赖的决心。德国作为欧元区的经济引擎,也在加大国防支出,进一步增强了欧元区的吸引力。


哈佛大学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Kenneth Rogoff对路透社表示:“未来几年,欧元在全球储备中的份额几乎肯定会上升。这并不是因为欧洲的声誉大幅提升,而是因为美元的地位在下降。”这一判断精准地概括了当前全球储备货币格局的动态。


OMFIF调查还显示,公共退休金和主权财富基金将德国视为最具吸引力的发达市场,这进一步巩固了欧元区的投资吸引力。Castelli预测,到2020年代末,欧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可能恢复至25%,重现昔日辉煌。


总结:全球金融格局的新篇章


黄金、欧元和人民币的崛起,标志着全球央行储备体系正在迎来一场深远的变革。美元虽然仍是主导货币,但其独霸时代已一去不复返。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愈发稳固,欧元在短期内展现出强劲的吸引力,而人民币则在长期内潜力无限。这场多元化浪潮的背后,是全球地缘政治动荡、贸易体系重构以及各国对金融自主性追求的共同作用。


展望未来,全球金融版图将更加多元和平衡。各国央行在储备管理中的战略调整,不仅反映了对风险的深刻洞察,也预示着世界经济权力格局的重新分配


  • 微信

微信号:niu20191011

复制